开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日博体育在线: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情况的报告
?
今年以来,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工作方针,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质检利剑”、特种设备监察、认证认可、计量检定、产品抽查、农资整治等检查整治等工作,依法履行执法监管职责,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促进开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现将我局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双随机一公开”情况
今年来,市质监局按照市政府日博体育在线:“双随机、一公开”的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年初,我局研究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了《开封市质量监督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局各业务科室负责建立了检查对象名录库,法规科建立了执法人员名录库,按照“谁建立、谁负责”的原则,对名录库进行维护、运行和动态调整。并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市局各业务科室切实做好随机抽查实施细则的宣贯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双随机”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尽早实现利用计算机系统,随机确定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对象。
今年8月上旬,在市政府统一组织下,我局依托市政府“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在检查对象名录库内随机抽查了电梯销售企业名单,近期将对电梯销售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前期工作已准备完毕。同时按照市政府“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要求,我局将执法人员名录库和抽查事项清单在质监门户网站公开,配合市局各业务科室建立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可以随机确定检查人员和被抽查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截至2018年8月,该系统已录入我局62名执法人员信息,完成录入企业信息5万余条。
(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以涉及民生安全质量为重点,多措并举,持续加强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等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依托市局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执法监管机制,杜绝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检查,消除监管盲点,提升监管效能。
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方面,重点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2018年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上报市政府和省局备案。将全市233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纳入监管对象。系统各单位按照计划正常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二是组织开展电梯安全、压力管道、游乐设施、压力容器等专项整治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是突出监管重点和时间节点。在“元旦、春节、两会、五一”期间,我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确定重点、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公园景区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察,尤其是危化品生产企业在用的压力容器、锅炉、气体充装单位在用的压力容器。四是加强电梯立法。去年9月,我局牵头制定了《开封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发布实施。该《办法》通过立法规范了管理,明确了责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提高了监管的实效。五是在事后监管方面,重点加强对获得特种设备充装许可企业的证后监管,审查质保体系、资源条件、充装环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今年来,共出动安全监察人员90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190余家,检查各类设备4980台(套),发现各类事故隐患32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14份,消除安全隐患32项。截至目前,开封未发生安全事故。
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对食品相关产品、危险化学品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定期巡查,实行一企一档,建立企业档案,巡查结果记录在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积极采取帮扶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强化关键风险点控制,确保质量安全。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对涉及民生的水泥、建材、电线电缆、化肥、食品相关产品、汽车配件等10类重点产品,以及质量安全合格率出现下滑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防爆电气、电线电缆等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一经发现不合格或未抽到样的企业,随时跟进检查,对于以停产等方式暂时规避监管的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及时报告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三是积极开展产品质量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及时发布和获取产品质量风险信息,探索建立风险信息监测点,加强风险数据采集,加强风险分析评估,开展风险预警,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快速风险处置机制。四是规范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严格落实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档案制度、复查制度,强化对不合格产品企业监管,对发生连续性或区域性产品质量不合格率较高的生产企业进行约谈,并通报当地政府,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约谈当地政府并专项督办。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后的检查,加强对不合格产品后处理部门工作检查,在做好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提升工作,着力解决行业性、区域性问题,推动行业、区域质量提升,确保后处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4月份先后召开了塑料管材管件和水表生产企业厂长经理集体约谈会,与企业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同时加大对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力度,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加强跟踪抽查,加大曝光力度,推动将抽查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形成有效震慑。
今年来,我局围绕弄农资、建材、电梯、锅炉、认证机构、计量检定、证后监管等工作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出动人员2350余人次,检查企业3840余家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确保消除隐患,监督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监督检查84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174批次;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四大领域15454台(件)检定计量器具进行了强制检定,检定民用四表4173块;检定加油机773台。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宽松、公平、有序的良好环境。同时将事中事后监管情况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力度,方便公众查询和社会监督。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局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是“双随机、一公开”的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质监部门有些监管事项属于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管理领域,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要工业产品监管等,这些事项目也都要求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此,我局担心问责问题,即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后,如果未抽查到的市场主体出现问题或者被抽查到的市场主体出现抽查事项以外的问题(特别是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监管人员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目前还不明确,存在被追责的担忧。二是执法检查人员少,工作开展力不从心。目前,我局现有执法证人员100人,除机关后勤、领导干部外,纳入执法人员名录库62人,一半以上属于分局人员。实行执法人员随机后,面临着执法人员跨辖区执法,与落实执法主体责任向背离现象。三是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机矛盾突出。一方面,质监业务工作大多由业务科室承担,他们虽取得了执法证件资格,但在实施执法工作中存在使用法律条文不清,办案程序不明等问题。另一方面,实施过程中人机矛盾突出。目前市县两级质监部门,普遍都存在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够的问题,也面临着人员不足、随机抽取执法人员难的问题。四是经费保障问题。目前市县级质监部门在人员经费、车辆保障等方面缺口较大,影响日常监管工作开展。
三、工作建议
一是市政府随机抽查信息化平台向市直有关部门开放端口,由各单位依托该平台,录入本辖区内的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逐步完善全市系统“双随机”数据库。二是探索建市县两级联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利用市政府随机抽查信息化平台,科学安排抽查计划,避免重复检查情况发生。三是建议通过立法对“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进行明确。从国家层面出台“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条例或办法(行政法规,非部门规章),对抽查制度的法律地位、实施范围、与其他监管方式的关系、随机抽查后的监管责任等进行明确,消除基层对履职风险的顾虑。四是加强经费支持。建议市政府将“双随机一公开”和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开展好工作提供保障。
?
?
2018年8月27日